石海茶湾苗族礼俗
一、度年
据我族先辈历传,大都过年节为三天,即农历正月初一、初二、初三。
清扫。腊月三十早饭后,由当家人用两根连枝带叶的小竹,将房舍刷一遍。刷扫时口念:“扫除是非口角、瘟疫,保留钱粮衣禄”等吉语。扫毕,将此竹及灰尘倒丢岔路口,并由其他人进行清洁大扫除。
封印。清扫结束后,将日前扫好的八卦纸钱,贴于每道门的内面,门外可贴春联,在出屋的门左插上一根档树丫枝。
清扫、封印之意为:布置一个清洁、舒适的环境,迎接祖宗各辈之阴灵回堂共度佳节。
年粑。苗族大年三十夜都吃年粑,捍做糍粑之人(男、女均可)应净手后进行。做粑时,在堂屋中设一连桌或单桌,取八至十二个碗放于桌上,每碗放一个,摆上菜(此顿一般是豆花),多为当家人于神台上、神台下、大门口、灶上及猪圈门等处,烧插香三根,蜡烛一对,煤纸钱若干,再由掌家人于桌之上方,取一粑在手,口念敬献祖宗。待献词完后,放火炮,家人团聚于堂桌吃粑,食年粑午饭、晚饭均可,无时格定论。
吃年饭。正月初一早上,都争取在天亮前煮好早饭,梳洗毕,烧香蜡,将煮好的佳肴饭菜摆在堂屋桌上,掌家人用汤匙舀点饭菜,口中念词,敬献祖宗各代之灵。献毕,放鞭炮或鸣火药松,然后,家人共聚,食用一年中第一顿兴利饭。
年酒。早饭后,多用煮甜酒,用同样仪式敬献祖宗后方可出门踩山,上新年坟或走亲访友。
送祖灵。初三吃过早饭后,由掌家人摆放一桌糍粑和豆腐于堂屋中。用同样仪式回敬祖宗。献词大意为:告之各代阴灵,快乐的新年节已尽,待来之节,再请诸灵回堂,共度此节。
回敬祷灵仪式结束,则表示年节到此告毕。年节中敬祖宗仪式,只有年粑、年饭和送祖灵三次,其间各餐不再敬献和烧香蜡。
二、婚姻
我族男婚女嫁,传统的婚俗程序是:由男方谋谋人在之间撮合,取得联系,经女方同意后,再分别举行各种礼仪。
插伞,又称挂伞。男方经三回九转、相亲、查访等。又经女方同意,再进行定亲仪式。仪式中,男方的伞由媒人带放于女方的堂屋神台右方,随同去三至五人,系直系亲属。女方备一方桌于堂中,亦选出相应的人数作陪。其主要内容是:经男女双方亲属协定认可,联姻成立,并商定男言应给女方的婚姻聘礼的具体数目。一般为白酒壹佰贰拾斤,猪肉壹佰贰拾斤,衣料壹拾贰套等,大允价值一千元左右。一经商定,双广阔不得随意改变聘礼数目。带去的伞。到吃改口洒方可带回。
放口酒。男方把插伞时商定的聘礼准备齐全,经女方同意,
选好吉期送往女方,女方验收后,肉煮熟须敬献阴灵后方可酬宾,经此仪式后,男女双方可称对方父母为爹妈,亦称改口。
男聚:婚期习用黄道吉日,须经女方许可后方进行。婚期的第一天晚宴后,多由族中长辈或兄长主持,于堂中横放两倾两张方桌,桌铺新早席,花霄仪式开始,其仪程为:1、新郎恕罪。2、为新郎上花红和鞋袜衣帽等。3、新郎请叩礼(讨喜钱)。2、3两项被请的人的顺序是:先内后外,先上辈后下辈,先亲后邻,直至同辈的兄为止。4、座富贵,亦称吃富贵酒。由新郎的表兄弟、姐无妹北以及族兄弟、姐夫妹弟以及族兄弟等为新郎嬉乐、献糖酒等,直到通通宵。
次日,即婚期,新娘未到时,于堂设桌,摆上午宴佳肴酒食敬献祖先后,方可开宴酬宾待客。
新娘行至男方屋侧,男方须组织相应的迎亲队伍,称作初次迎亲仪式,仪式后于厂坝设案回祭车马神。
新娘步入大门,接过伞后,进入指定的火堂,男客则随便就坐。此时,男、女就坐在严格区分,不得乱开玩笑,送亲女方不得单独行动(上厕所、到外面散步等)。
多在午一天黑前,由送亲父母,总管和男方父母于堂屋中央举行交接礼仪,亦称“交钥匙或交箱柜”。礼毕,将嫁妆抬入洞房。
在晚上八至十一点钟内,于堂中摆宴席,送亲和迎亲女性共吃晚饭,俗称“和气饭”。
入夜,以酒助兴,女方送亲的和男方所有客人,用苗语对唱苗族歌,其内容有迎送歌、打猎歌、当兵歌等,通宵达旦,不觉怠倦。
次日早餐后,为送亲一行举行送行酒礼,祝送亲人一路平安。
女方嫁仪:出嫁的姑娘,由父母预先选定一对未丧偶的长辈夫妇作为主送亲,另选五个女性陪送,共七人,意为“七仙女下凡”,送亲男性人数不限。
送亲要指定一人为总管,又称押礼,一般由舅父担任。在行至路程的三分之一于水源好的地方,押礼者要祭路神,与此同时,女方送亲者,将随带来的糯米饭,捏一小团给新娘吃,谓之新娘食午饭。
途中,押礼者还要在路旁扯一株有根、有枝、有尖的小竹和取一根完整的桐枝带到男方去,在交接礼仪时,作为象征物,预祝男女童子结发,百年共枕,养儿育女,大发其昌。
从姑娘出嫁之日算起,十天以上一月之内(但忌12天),由女方父母遣人接回,住上相应的天数,便 送回婆家,往后来往不拘。
喜结良缘之后第一个春节和端午节,一般由父母亲人在节前把新娘接回,节后送回或自回。从此之后,没有固定的接送、往来不拘。
迄今,我族对于男尊女卑,门当户对、原俗不变和婚姻自由、礼俗从简、新事新办等的婚烟制度,以及对生育观的认识,多以人以时处事,故不拘新老一格。
三、丧祭
人死后,于屋西方处烧落气草,又称寿尽草,然后给死者,洗身,穿寿衣(男单女双),拴寿钱(一岁一条线)。
死后多会计室 地小二间,又叫火炉旁,然点盏油灯于遗体板下,谓这“过河灯”,昼夜不离人守护在尸旁称“守灵”。
祭礼开始,由一名坛师身背弱箭和刀用苗语演述,用活鸡一只,敬酒一瓶及香蜡钱纸等。坛师将鸡捏死,表示引死者入阴司,也叫指路。
指路词至孝顺段,房族主事人给主孝上孝,即披麻戴三角形纸孝。
指路词完毕,掌坛人用芦笙吹吊丧引灵曲在前,外姓人执火把随其后,主孝及房族亲友,将尸体体捧着着洞吹笙者导路,从停尸处到堂屋绕大鼓反顺三转后,将遗体移放于堂屋上方的柩棺内。
掌坛师以一、二、三坛为正坛后向亡灵交主孝祭牲,先鸡后猪。交鸡只取鸡肝祭献,交猪则由掌祭师念完交牧词后,将猪杀于堂屋坛前,去脏剖腹回熟后取肝祭献。
凡吊唁殛者所呈上的花圈套、祭礼,由掌祭师呈献,向死者实告,表示领受。如有祭猪的吊唁,要返还一块重量不限的肉,名曰“回坛菜”。
团桌论事,又称倒桌礼仪。于堂中设一连桌,请亡者的伯、叔、弟、兄、舅父、姑父等直系统亲属和坛内执事人等,共论主孝者的、尽孝品行和祝亡灵早日超生。
化袱是吊唁的最后一次仪式,将所有亲邻奉送的纸钱,清点于灵枢前,祷告后交付焚化。
在天亮之前,由掌坛师执吊唁仪,最后三坛卜卦撤坛。前后三坛为正坛,其余为耍坛,芦笙吹吊增值曲,唱丧歌。
撤坛后,由指路师主持发丧事仪,扶送灵枢时,主孝在途前行叩,至葬地,黄道吉时下空、砌坟。
安葬完毕后,家人要为亡来送火三晚,送食三早。前两次都只送到半路,第三次送至坟墓,为死者复山,在坟墓上尽量堆积泥土和整理墓围环境。复山毕,祷告灵自此之后,自行回家取火入食,至此丧祭事仪告毕。
埋葬方式,习用黑漆棺木土葬,迄今,改很早以前的横葬为选用随山就水之吉穴竖葬。
相传,凡迭岩、溺水、刀枪、难产、服毒、上吊等于家外的非正常死亡者,一般不在正堂屋举办丧仪吊念。如有此者,多在堂外小舍、屋檐或小堂屋内举办吊仪。
四、烧契
烧契,又称还阳,即亡人安葬后的第十二天,便要搂七魂回家受祭。烧契为时一夜,在自家堂屋内举行。用草席折叠后放于神台下。接亡魂时,由亡者之晚辈,背着死时指路时用的弓箭和小刀,沿送葬时所走的路到墓地,绕坟顺转三圈后,用竹卦与之魂对话。卦成阴卦后,则表示已同意,然后沿路回家,将所背的弓箭放于神台下面的草席上,并在一旁点菜油灯一盏,祭师用热水泼酒,以示亡人洗脸。尔后,用饭食酒品等敬献亡灵。此次杀牲祭献,只用鸡祷告后杀来回熟敬献,一般到半夜化袱后,放亡魂回西方,烧契仪毕。
五、斋善
斋仪一般是死者去世三年以上,晚辈为惦念尊晨国举行的一种祭仪。
其仪程,在接亡灵时,用簸箕一个,亡者属男性,则用男式长衣和一条青帕,亡者属女性则用女式长衣和一条白帕,披搭于簸竹子架上,又将簸箕放于一梯子上,抬到侧路口,为亡魂献上九次酒食后,吹接灵芦笙曲,燃接火把在前,一人端簸随后,把亡魂接到堂屋,放于神台下的桌凳上,用一糍粑放于箕内,表示亡魂坐位,于粑于点酒灯一盏。亡灵安住后,掌坛师也起三坛,谓这斋善正三坛。三坛后行杀牲祭献。本次都以猪为祭献物,猪回熟祭献名曰“主祭”。尔后清坛,曰“客祭”,将亲朋友邻的祭礼等向亡魂祭献。
团桌论事,其仪程与增值祭相同,其内容主要是为主孝者脱孝贺仪。
脱孝时,若亡者为父,则房族伯叔翻桌;若亡者为母,则由母后亲系翻桌;房族伯叔脱孝你谓“棣孝”。最后化袱,掌坛师撤坛,祭师放亡魂回西超生。
放亡灵后,由伯叔或母后亲系,将簸箕端至屋外西方某处,撤开簸箕,收抱衣物和糍粑,回主家开财门,用四言八句对答,在欢乐中结束。
六、超荐
超存,又称翻尸。此仪是斋善后数年乃数十年,或是改迁墓地,或是复修坟莫等情况,执办的一种追悼先灵的仪式。
原来翻尸为真翻,即把坟墓掀开,重换棺木衣物等,把坟墓修复后再举行超荐仪式。
现在多为假翻,其过程为:先于堂中神台下折一新草席横放在地上,然后众人至墓地接亡灵,由外姓人砍去坟墓上的杂草,并用锄头绕坟假挖,用一只小鸡在坟上甩打,与此同时,孝家人与旁人对答,旁人以良言吉语祝贺亡灵和主事人后,把事先准备好的树皮棺材埋的坟上,接亡灵回家受祭。
仍起正三坛后交牲,但此次交牲必须用牛(大小不限),交牲前用树条挽成一圈,吊在大门口,名曰过魂圈或回寻圈,用谷草探成一条绳从圈中穿过,经堂屋直至亡位,另一端牵出屋外拴在牛颈上。
打扮成两婆媳的两青年男性,其媳用一小葫芦扮成一小孩抱着,两人站在大鼓一旁,又于大门口预先指定一个兄长和弟媳,各人持一碗锅烟或墨汁等物。
设备就绪后,由打扮成两婆媳的两人围鼓反方向转三转,口中不断地唠叨,似乎哄劝孩子要听话等。三转刚满,大门口的兄长和弟媳,抛开羞面,互打花脸,周围的人见状,便一涌而上,不分男女老幼,互相追逐打花脸,整个屋内外的人,如此说笑追逐不止。
此时,掌祭人则向亡灵祷告领牲诸语后,将牛杀于堂屋外,去皮剖腹,回熟、祭献、清坛、化袱、撤坛、放亡等仪式与前两次相同。
经此次超荐事仪,才算真报效父母养育之恩,忠孝尽毕。
七、祭门神
祭门神,又称杀门神猪。多因家道不顺利、人口不安等诸多原因,认为大门不管事,则杀猪祭门神,以求吉利。
选用黄道吉日深夜(以没行人来往打贫为准),用草猪(忌用牙猪)一头,于大门内面,先祷告门神后,关上门将猪杀死,破腹去脏毕,将猪头、蹄、脚、尾、心、肝、腰、舌、肠、肚各适最取一点,肉取多少,以人的多少而定,煮熟后,分别放置于九个碗里,于小二间的大炉旁呈献。献毕,帮忙的,全部围坐在火炉旁,猛吃一顿,然后将骨头装的预先准备的葫芦里。埋的地下。
全过程忌汉语,有变更不过都要变通用苗语,万一不行,都只能用眼神、手势等方式表达,如有汉族参加则只好暂时当哑巴。否则不灵。
吃过后,紧关大门,次早如有人来,必从大门面入,名曰“踩财门”。
对此肉,不借、不送、不售,否则重献。
(作者:马席绍,摘自《兴文县文史资料》风景旅游名胜专辑第十七辑)
据我族先辈历传,大都过年节为三天,即农历正月初一、初二、初三。
清扫。腊月三十早饭后,由当家人用两根连枝带叶的小竹,将房舍刷一遍。刷扫时口念:“扫除是非口角、瘟疫,保留钱粮衣禄”等吉语。扫毕,将此竹及灰尘倒丢岔路口,并由其他人进行清洁大扫除。
封印。清扫结束后,将日前扫好的八卦纸钱,贴于每道门的内面,门外可贴春联,在出屋的门左插上一根档树丫枝。
清扫、封印之意为:布置一个清洁、舒适的环境,迎接祖宗各辈之阴灵回堂共度佳节。
年粑。苗族大年三十夜都吃年粑,捍做糍粑之人(男、女均可)应净手后进行。做粑时,在堂屋中设一连桌或单桌,取八至十二个碗放于桌上,每碗放一个,摆上菜(此顿一般是豆花),多为当家人于神台上、神台下、大门口、灶上及猪圈门等处,烧插香三根,蜡烛一对,煤纸钱若干,再由掌家人于桌之上方,取一粑在手,口念敬献祖宗。待献词完后,放火炮,家人团聚于堂桌吃粑,食年粑午饭、晚饭均可,无时格定论。
吃年饭。正月初一早上,都争取在天亮前煮好早饭,梳洗毕,烧香蜡,将煮好的佳肴饭菜摆在堂屋桌上,掌家人用汤匙舀点饭菜,口中念词,敬献祖宗各代之灵。献毕,放鞭炮或鸣火药松,然后,家人共聚,食用一年中第一顿兴利饭。
年酒。早饭后,多用煮甜酒,用同样仪式敬献祖宗后方可出门踩山,上新年坟或走亲访友。
送祖灵。初三吃过早饭后,由掌家人摆放一桌糍粑和豆腐于堂屋中。用同样仪式回敬祖宗。献词大意为:告之各代阴灵,快乐的新年节已尽,待来之节,再请诸灵回堂,共度此节。
回敬祷灵仪式结束,则表示年节到此告毕。年节中敬祖宗仪式,只有年粑、年饭和送祖灵三次,其间各餐不再敬献和烧香蜡。
二、婚姻
我族男婚女嫁,传统的婚俗程序是:由男方谋谋人在之间撮合,取得联系,经女方同意后,再分别举行各种礼仪。
插伞,又称挂伞。男方经三回九转、相亲、查访等。又经女方同意,再进行定亲仪式。仪式中,男方的伞由媒人带放于女方的堂屋神台右方,随同去三至五人,系直系亲属。女方备一方桌于堂中,亦选出相应的人数作陪。其主要内容是:经男女双方亲属协定认可,联姻成立,并商定男言应给女方的婚姻聘礼的具体数目。一般为白酒壹佰贰拾斤,猪肉壹佰贰拾斤,衣料壹拾贰套等,大允价值一千元左右。一经商定,双广阔不得随意改变聘礼数目。带去的伞。到吃改口洒方可带回。
放口酒。男方把插伞时商定的聘礼准备齐全,经女方同意,
选好吉期送往女方,女方验收后,肉煮熟须敬献阴灵后方可酬宾,经此仪式后,男女双方可称对方父母为爹妈,亦称改口。
男聚:婚期习用黄道吉日,须经女方许可后方进行。婚期的第一天晚宴后,多由族中长辈或兄长主持,于堂中横放两倾两张方桌,桌铺新早席,花霄仪式开始,其仪程为:1、新郎恕罪。2、为新郎上花红和鞋袜衣帽等。3、新郎请叩礼(讨喜钱)。2、3两项被请的人的顺序是:先内后外,先上辈后下辈,先亲后邻,直至同辈的兄为止。4、座富贵,亦称吃富贵酒。由新郎的表兄弟、姐无妹北以及族兄弟、姐夫妹弟以及族兄弟等为新郎嬉乐、献糖酒等,直到通通宵。
次日,即婚期,新娘未到时,于堂设桌,摆上午宴佳肴酒食敬献祖先后,方可开宴酬宾待客。
新娘行至男方屋侧,男方须组织相应的迎亲队伍,称作初次迎亲仪式,仪式后于厂坝设案回祭车马神。
新娘步入大门,接过伞后,进入指定的火堂,男客则随便就坐。此时,男、女就坐在严格区分,不得乱开玩笑,送亲女方不得单独行动(上厕所、到外面散步等)。
多在午一天黑前,由送亲父母,总管和男方父母于堂屋中央举行交接礼仪,亦称“交钥匙或交箱柜”。礼毕,将嫁妆抬入洞房。
在晚上八至十一点钟内,于堂中摆宴席,送亲和迎亲女性共吃晚饭,俗称“和气饭”。
入夜,以酒助兴,女方送亲的和男方所有客人,用苗语对唱苗族歌,其内容有迎送歌、打猎歌、当兵歌等,通宵达旦,不觉怠倦。
次日早餐后,为送亲一行举行送行酒礼,祝送亲人一路平安。
女方嫁仪:出嫁的姑娘,由父母预先选定一对未丧偶的长辈夫妇作为主送亲,另选五个女性陪送,共七人,意为“七仙女下凡”,送亲男性人数不限。
送亲要指定一人为总管,又称押礼,一般由舅父担任。在行至路程的三分之一于水源好的地方,押礼者要祭路神,与此同时,女方送亲者,将随带来的糯米饭,捏一小团给新娘吃,谓之新娘食午饭。
途中,押礼者还要在路旁扯一株有根、有枝、有尖的小竹和取一根完整的桐枝带到男方去,在交接礼仪时,作为象征物,预祝男女童子结发,百年共枕,养儿育女,大发其昌。
从姑娘出嫁之日算起,十天以上一月之内(但忌12天),由女方父母遣人接回,住上相应的天数,便 送回婆家,往后来往不拘。
喜结良缘之后第一个春节和端午节,一般由父母亲人在节前把新娘接回,节后送回或自回。从此之后,没有固定的接送、往来不拘。
迄今,我族对于男尊女卑,门当户对、原俗不变和婚姻自由、礼俗从简、新事新办等的婚烟制度,以及对生育观的认识,多以人以时处事,故不拘新老一格。
三、丧祭
人死后,于屋西方处烧落气草,又称寿尽草,然后给死者,洗身,穿寿衣(男单女双),拴寿钱(一岁一条线)。
死后多会计室 地小二间,又叫火炉旁,然点盏油灯于遗体板下,谓这“过河灯”,昼夜不离人守护在尸旁称“守灵”。
祭礼开始,由一名坛师身背弱箭和刀用苗语演述,用活鸡一只,敬酒一瓶及香蜡钱纸等。坛师将鸡捏死,表示引死者入阴司,也叫指路。
指路词至孝顺段,房族主事人给主孝上孝,即披麻戴三角形纸孝。
指路词完毕,掌坛人用芦笙吹吊丧引灵曲在前,外姓人执火把随其后,主孝及房族亲友,将尸体体捧着着洞吹笙者导路,从停尸处到堂屋绕大鼓反顺三转后,将遗体移放于堂屋上方的柩棺内。
掌坛师以一、二、三坛为正坛后向亡灵交主孝祭牲,先鸡后猪。交鸡只取鸡肝祭献,交猪则由掌祭师念完交牧词后,将猪杀于堂屋坛前,去脏剖腹回熟后取肝祭献。
凡吊唁殛者所呈上的花圈套、祭礼,由掌祭师呈献,向死者实告,表示领受。如有祭猪的吊唁,要返还一块重量不限的肉,名曰“回坛菜”。
团桌论事,又称倒桌礼仪。于堂中设一连桌,请亡者的伯、叔、弟、兄、舅父、姑父等直系统亲属和坛内执事人等,共论主孝者的、尽孝品行和祝亡灵早日超生。
化袱是吊唁的最后一次仪式,将所有亲邻奉送的纸钱,清点于灵枢前,祷告后交付焚化。
在天亮之前,由掌坛师执吊唁仪,最后三坛卜卦撤坛。前后三坛为正坛,其余为耍坛,芦笙吹吊增值曲,唱丧歌。
撤坛后,由指路师主持发丧事仪,扶送灵枢时,主孝在途前行叩,至葬地,黄道吉时下空、砌坟。
安葬完毕后,家人要为亡来送火三晚,送食三早。前两次都只送到半路,第三次送至坟墓,为死者复山,在坟墓上尽量堆积泥土和整理墓围环境。复山毕,祷告灵自此之后,自行回家取火入食,至此丧祭事仪告毕。
埋葬方式,习用黑漆棺木土葬,迄今,改很早以前的横葬为选用随山就水之吉穴竖葬。
相传,凡迭岩、溺水、刀枪、难产、服毒、上吊等于家外的非正常死亡者,一般不在正堂屋举办丧仪吊念。如有此者,多在堂外小舍、屋檐或小堂屋内举办吊仪。
四、烧契
烧契,又称还阳,即亡人安葬后的第十二天,便要搂七魂回家受祭。烧契为时一夜,在自家堂屋内举行。用草席折叠后放于神台下。接亡魂时,由亡者之晚辈,背着死时指路时用的弓箭和小刀,沿送葬时所走的路到墓地,绕坟顺转三圈后,用竹卦与之魂对话。卦成阴卦后,则表示已同意,然后沿路回家,将所背的弓箭放于神台下面的草席上,并在一旁点菜油灯一盏,祭师用热水泼酒,以示亡人洗脸。尔后,用饭食酒品等敬献亡灵。此次杀牲祭献,只用鸡祷告后杀来回熟敬献,一般到半夜化袱后,放亡魂回西方,烧契仪毕。
五、斋善
斋仪一般是死者去世三年以上,晚辈为惦念尊晨国举行的一种祭仪。
其仪程,在接亡灵时,用簸箕一个,亡者属男性,则用男式长衣和一条青帕,亡者属女性则用女式长衣和一条白帕,披搭于簸竹子架上,又将簸箕放于一梯子上,抬到侧路口,为亡魂献上九次酒食后,吹接灵芦笙曲,燃接火把在前,一人端簸随后,把亡魂接到堂屋,放于神台下的桌凳上,用一糍粑放于箕内,表示亡魂坐位,于粑于点酒灯一盏。亡灵安住后,掌坛师也起三坛,谓这斋善正三坛。三坛后行杀牲祭献。本次都以猪为祭献物,猪回熟祭献名曰“主祭”。尔后清坛,曰“客祭”,将亲朋友邻的祭礼等向亡魂祭献。
团桌论事,其仪程与增值祭相同,其内容主要是为主孝者脱孝贺仪。
脱孝时,若亡者为父,则房族伯叔翻桌;若亡者为母,则由母后亲系翻桌;房族伯叔脱孝你谓“棣孝”。最后化袱,掌坛师撤坛,祭师放亡魂回西超生。
放亡灵后,由伯叔或母后亲系,将簸箕端至屋外西方某处,撤开簸箕,收抱衣物和糍粑,回主家开财门,用四言八句对答,在欢乐中结束。
六、超荐
超存,又称翻尸。此仪是斋善后数年乃数十年,或是改迁墓地,或是复修坟莫等情况,执办的一种追悼先灵的仪式。
原来翻尸为真翻,即把坟墓掀开,重换棺木衣物等,把坟墓修复后再举行超荐仪式。
现在多为假翻,其过程为:先于堂中神台下折一新草席横放在地上,然后众人至墓地接亡灵,由外姓人砍去坟墓上的杂草,并用锄头绕坟假挖,用一只小鸡在坟上甩打,与此同时,孝家人与旁人对答,旁人以良言吉语祝贺亡灵和主事人后,把事先准备好的树皮棺材埋的坟上,接亡灵回家受祭。
仍起正三坛后交牲,但此次交牲必须用牛(大小不限),交牲前用树条挽成一圈,吊在大门口,名曰过魂圈或回寻圈,用谷草探成一条绳从圈中穿过,经堂屋直至亡位,另一端牵出屋外拴在牛颈上。
打扮成两婆媳的两青年男性,其媳用一小葫芦扮成一小孩抱着,两人站在大鼓一旁,又于大门口预先指定一个兄长和弟媳,各人持一碗锅烟或墨汁等物。
设备就绪后,由打扮成两婆媳的两人围鼓反方向转三转,口中不断地唠叨,似乎哄劝孩子要听话等。三转刚满,大门口的兄长和弟媳,抛开羞面,互打花脸,周围的人见状,便一涌而上,不分男女老幼,互相追逐打花脸,整个屋内外的人,如此说笑追逐不止。
此时,掌祭人则向亡灵祷告领牲诸语后,将牛杀于堂屋外,去皮剖腹,回熟、祭献、清坛、化袱、撤坛、放亡等仪式与前两次相同。
经此次超荐事仪,才算真报效父母养育之恩,忠孝尽毕。
七、祭门神
祭门神,又称杀门神猪。多因家道不顺利、人口不安等诸多原因,认为大门不管事,则杀猪祭门神,以求吉利。
选用黄道吉日深夜(以没行人来往打贫为准),用草猪(忌用牙猪)一头,于大门内面,先祷告门神后,关上门将猪杀死,破腹去脏毕,将猪头、蹄、脚、尾、心、肝、腰、舌、肠、肚各适最取一点,肉取多少,以人的多少而定,煮熟后,分别放置于九个碗里,于小二间的大炉旁呈献。献毕,帮忙的,全部围坐在火炉旁,猛吃一顿,然后将骨头装的预先准备的葫芦里。埋的地下。
全过程忌汉语,有变更不过都要变通用苗语,万一不行,都只能用眼神、手势等方式表达,如有汉族参加则只好暂时当哑巴。否则不灵。
吃过后,紧关大门,次早如有人来,必从大门面入,名曰“踩财门”。
对此肉,不借、不送、不售,否则重献。
(作者:马席绍,摘自《兴文县文史资料》风景旅游名胜专辑第十七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