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族的文化与人文旅游
关于旅游文化项目的开发,兴文县着力抓好以�苗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项目的开发,促使两大风景区的迅速兴起,厚重神秘的历史与高品位的自然景观相交融,加快了兴文旅游业的发展。
通过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聚集,兴文的�苗文化开发得到了长足发展,使该县丰富的苗族文化和�人 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更加紧密。石海景区投资数百万元,新建了全国最大的古典式苗寨,苗族的民风、民俗、苗歌、苗舞成为兴文石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通过引进民间资金的投入,成功组建了兴文石海苗族艺术团,开发出了适应旅游需要的、充分展示苗族风情的节目20余个,推出了大型苗族节目《苗族芦笙纺织舞》、《苗族古乐合奏》、《苗族服饰秀》、歌舞《请到石海洞乡来》、苗族鼓乐《苗乡鼓韵》、舞蹈《踩山谣》、《沸腾的苗乡》等一系列展现苗族文化魅力的节目。
这些节目除在苗寨内为游客演出外,还参加了“中国宜宾首届喀斯特旅游文化节”,走进央视“共和国之声”的大舞台,与央视明星同台演出;参加了县上的国庆节黄金周系列活动、周末广场文化活动;走进了“杭天琪走进西部百场义演”的大舞台,与著名歌星杭天棋同台演出;走进了“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”,一展兴文苗族文化的风采。
为了高起点搞好川南�苗文化的研究和开发,兴文成立了“�・苗文化研究会”,立足川南,面向全川,聘请省内外研究�苗文化的专家、学者,邀请本市珙县、筠连、屏山等县和泸州市及其辖区内古蔺、叙永等县的相关部门,以及在�苗文化方面有所研究的热心人士,共同对川南�苗文化和风情进行研究、开发,使之为旅游服务。
“�・苗文化研究会”下设基础课题研究组、节目创演中心组和市场开发组三个小组。基础课题研究组主要对�苗文化基础资料进行搜集、整理,根据全县旅游工作实际情况,提出能够适应全县旅游事业发展需要的、有建设意义的研究课题,通过开展大量的调研工作,形成书面研究成果;节目创演中心组主要以�苗文化为主题,进行形式多样的艺术创作和演出;市场开发组主要是根据课题研究组提供的资料和研究成果,结合市场需要,促成�苗文化研究成果与旅游经济有机结合,实现�苗文化意识形态向物质形态的转化。
有关民族风情旅游活动方面,兴文的民族风情旅游活动,展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,使地方民族文化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舞台。
为彰显苗族的旅游文化,他们曾成功地举办过久庆镇文化艺术节。久庆镇是古代夜郎古国的边陲,也是西南少数民族的集居地之一。公元1373年(明太祖洪武六年)设立久姓土司,比县城古宋早建司制400余年,直至1787年久庆司迁往古宋,改久庆为乡级建制一直延续至今。
1992年2月13日至16日,久庆举办首届民族文化艺术节,数万人涌入久庆街村,人山人海、蔚为壮观。街道两旁披红挂绿,家家户户红灯高挂,一派隆重的节日景象。化妆游行、作品展览、文艺演出,热潮一浪高过一浪。
艺术节进行了4天,共有3万人参加了开幕式, 2万余人参观了展览,表演队演出9场,场场暴满。艺术节盛况通过四川电视台、中央电视台传遍了全省、全国,开创了全省乡镇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的先河,时任副省长罗通达欣然题词――“首创奇葩”。
1996年2月26日到3月1日,久庆镇举办第二届民族文化艺术节。此届艺术节推陈出新,加入了兴文人自己创作和制作的歌曲、舞蹈节目,县电视台对文艺演出进行现场直播,同时举行大型的中国苗族服饰展览,举办民族知识竞赛和篝火晚会,各级各类媒体对此进行多角度、全方位宣传,使川南苗族文化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舞台。
96年夏,省政府指派久庆苗族表演队代表全川53万苗族同胞远赴大连,参加“四川少数民族风情”表演,将兴文特有的苗族风情展示在都市人面前。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到久庆拍摄风情专题片, 2000年,久庆被列入“四川民族风情旅游乡镇”。
2002年5月1日至7日,在石海洞乡风景区举行了“首届川南苗族风情节”。兴文、筠连、珙县、叙永、云南威信组队参加,苗族踩山活动、苗族歌舞、苗族摄影展等异彩纷呈,尽显苗族文化的迷人风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