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量单位的称呼――理解中华文明三十二
中华民族很早就进入农耕文明,许多东西都被打上农耕文明的烙印,度量衡也不例外。
度量、丈量、衡量的“量”字,读音与“粮、粱”相同,意味着用粮食作为比量、度量、丈量、衡量的一种标准。据记载,古代规定以十粒黄粱,即黄米并排的宽度为一寸。黄米是古代最好的细粮,当然这是指中华文明中心所在的中原一带的情况。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石磨,还不能把麦子磨成面粉,而黄米容易舂去粗糙外皮,蒸熟后口感爽滑,清香诱人,自然而然成为当时最上等的细粮。黄米颗粒大小匀称,用作长度的度量标准非常合适,用起来也非常方便,很容易找到,当人们需要的时候,随手即得。从这些特点来看,所谓规定十粒米并排宽度为一寸的说法,绝非是当时的当权者的凭空想象,而是早已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作法,只是当时的政府把这一作法用文字记录下来,规范化、固定化为法令而已。
再看另外两个单位的称呼,一个是表示长度的“厘”,一个是表示距离的“里”,读音都与米粒的“粒”字相同。大概是说它们都是一个像米粒一样不能再分的基本单位。需要说明的是,“里”用来表示较远的距离,虽然可以再分为若干步,但在实际应用时,人们很少说一地到另一地的较远的距离是多少里再加多少步,从古至今都是如此。那样显得很繁琐,太学究气了一些。生活嘛,原本以方便为准,不宜像科学研究那样精细,过细的生活方式就把人变成了生活的奴隶。所以,人们说到远距离时,只讲里,而不分步。雄才大略,生活才有乐趣。
在“斤两的十六进制”一贴中,行不择路曾认为重量的基本单位――两,也是以黄米为标准制定的,即一个成年人一口所能容纳的黄米为一两重。在那一贴中,行不择路还在疑问,为什么“两”这个单位读做“两”,而不读成其它音呢?最早这样做的人有理由用别的什么读音称呼“两”这个重量单位。当我们把“两”字与“粮、粱”的读音联系在一起时,就会发现,它们的读音也是相同的,这意味着,“两”是用粮进行的一次衡量,也即量,是再次称量其它东西的标准。顺便说一句,古代的称量用具是类似现今天平的一种秤,两边衡杆等长,各挂一个称盘,共二个称盘,因而,“两”也表示“二个”的二之意。
在“两”这个标准的制定过程中,还涉及到另一个原则,即古人“以身作则”的方法。“则”也是标准的意思,《诗经》说“伐柯伐柯,其则不远”,柯是斧柄,伐取一个斧柄,粗细长短不能随意,总要有所要求,用什么做样子(标准)呢?照着伐木用的斧头的斧柄砍就行了!所以,“以身作则”最初的意思是用自己身体作为度量标准,后来才引伸为“身体力行作榜样”的意思。用口容粮食制定“两”这个重量单位的方法,就体现了“以身作则”的原则。
以身作则的例子有很多,例如,一指深、一把粗、齐腰深、一眼望不到边等。用做度量的单位中也有不少带有以身作则的影子。“丈”字形是一个人张开双臂伸直比量长度的形状,而且直接读作“张”,意思就是张开双臂的长度。现代人把距离也视作长度,但在古代,两者可能有所区别。因为古人说到距离时,很少用尺、丈等长度单位,远距离用“里”,近距离用“步”。成年人的一步直接被用做了最基本的距离单位,即“步”,因为距离就是人要走过的,是步伐迈出来的。
与距离相似,古时候,高度和深度,即上下纵向的度量与长度也有所区别。因为,古代文献经常用“仞”字表示高度或深度,“一片孤城万仞山”就是一例。“仞”字读作“刃”,不是单体字,而是由义符(形符)“人”和音符“刃”组合构成的合体字。为什么用“人”字作义符呢?想一想,至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说“这棵树五人高”、“那个池子中的水有一人多深”,我们就会明白,“仞”实际就是一人高或深(总之是上下纵向之度)的意思。用“刃”字作音符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,实际上应该用“人”字作音符,但这样组成的是“从”字,已经另有其义。如果只用义符“人”表示上下高深,又会导致人们乍看之下不明其意,毕竟“人”字有很多意义和用法,很容易引起混乱。聪明的古人就找了一个与“人”字读音相同又很简单的“刃”字作音符,与义符“人”组合构成“仞”字,表示一人高或深。
市制长度单位――“尺”很有意思。从字形上看,该字从古到今基本保持不变,很像叉开手掌用拇指和中指比量长短时的侧视图,也即一��,实际上,古时候的一尺也大致上就是一��的长度。按理说,“尺”这个长度单位应该读作“��”或其它方言中表示“一��”的读音,行不择路不知道“��”在不同方言中是否还有不同的说法!但是,尺却有悖常理地被读成了“尺”,与“吃”字的读音相同,奇怪吗?并不奇怪。前面说到,一寸是十粒米并排的宽度,十寸为一尺,一尺是一百粒米并排的宽度。一百粒米是一个什么概念、有多少呢?我们数上一百粒米放在口中试一下就会明白,它够得上吃一口了,至今人们仍然用“一口东西”表示很少但不能忽视的数量。所以,“尺”就是够吃一口的米粒(百十粒的样子)并排的宽度。
度量、丈量、衡量的“量”字,读音与“粮、粱”相同,意味着用粮食作为比量、度量、丈量、衡量的一种标准。据记载,古代规定以十粒黄粱,即黄米并排的宽度为一寸。黄米是古代最好的细粮,当然这是指中华文明中心所在的中原一带的情况。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石磨,还不能把麦子磨成面粉,而黄米容易舂去粗糙外皮,蒸熟后口感爽滑,清香诱人,自然而然成为当时最上等的细粮。黄米颗粒大小匀称,用作长度的度量标准非常合适,用起来也非常方便,很容易找到,当人们需要的时候,随手即得。从这些特点来看,所谓规定十粒米并排宽度为一寸的说法,绝非是当时的当权者的凭空想象,而是早已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作法,只是当时的政府把这一作法用文字记录下来,规范化、固定化为法令而已。
再看另外两个单位的称呼,一个是表示长度的“厘”,一个是表示距离的“里”,读音都与米粒的“粒”字相同。大概是说它们都是一个像米粒一样不能再分的基本单位。需要说明的是,“里”用来表示较远的距离,虽然可以再分为若干步,但在实际应用时,人们很少说一地到另一地的较远的距离是多少里再加多少步,从古至今都是如此。那样显得很繁琐,太学究气了一些。生活嘛,原本以方便为准,不宜像科学研究那样精细,过细的生活方式就把人变成了生活的奴隶。所以,人们说到远距离时,只讲里,而不分步。雄才大略,生活才有乐趣。
在“斤两的十六进制”一贴中,行不择路曾认为重量的基本单位――两,也是以黄米为标准制定的,即一个成年人一口所能容纳的黄米为一两重。在那一贴中,行不择路还在疑问,为什么“两”这个单位读做“两”,而不读成其它音呢?最早这样做的人有理由用别的什么读音称呼“两”这个重量单位。当我们把“两”字与“粮、粱”的读音联系在一起时,就会发现,它们的读音也是相同的,这意味着,“两”是用粮进行的一次衡量,也即量,是再次称量其它东西的标准。顺便说一句,古代的称量用具是类似现今天平的一种秤,两边衡杆等长,各挂一个称盘,共二个称盘,因而,“两”也表示“二个”的二之意。
在“两”这个标准的制定过程中,还涉及到另一个原则,即古人“以身作则”的方法。“则”也是标准的意思,《诗经》说“伐柯伐柯,其则不远”,柯是斧柄,伐取一个斧柄,粗细长短不能随意,总要有所要求,用什么做样子(标准)呢?照着伐木用的斧头的斧柄砍就行了!所以,“以身作则”最初的意思是用自己身体作为度量标准,后来才引伸为“身体力行作榜样”的意思。用口容粮食制定“两”这个重量单位的方法,就体现了“以身作则”的原则。
以身作则的例子有很多,例如,一指深、一把粗、齐腰深、一眼望不到边等。用做度量的单位中也有不少带有以身作则的影子。“丈”字形是一个人张开双臂伸直比量长度的形状,而且直接读作“张”,意思就是张开双臂的长度。现代人把距离也视作长度,但在古代,两者可能有所区别。因为古人说到距离时,很少用尺、丈等长度单位,远距离用“里”,近距离用“步”。成年人的一步直接被用做了最基本的距离单位,即“步”,因为距离就是人要走过的,是步伐迈出来的。
与距离相似,古时候,高度和深度,即上下纵向的度量与长度也有所区别。因为,古代文献经常用“仞”字表示高度或深度,“一片孤城万仞山”就是一例。“仞”字读作“刃”,不是单体字,而是由义符(形符)“人”和音符“刃”组合构成的合体字。为什么用“人”字作义符呢?想一想,至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说“这棵树五人高”、“那个池子中的水有一人多深”,我们就会明白,“仞”实际就是一人高或深(总之是上下纵向之度)的意思。用“刃”字作音符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,实际上应该用“人”字作音符,但这样组成的是“从”字,已经另有其义。如果只用义符“人”表示上下高深,又会导致人们乍看之下不明其意,毕竟“人”字有很多意义和用法,很容易引起混乱。聪明的古人就找了一个与“人”字读音相同又很简单的“刃”字作音符,与义符“人”组合构成“仞”字,表示一人高或深。
市制长度单位――“尺”很有意思。从字形上看,该字从古到今基本保持不变,很像叉开手掌用拇指和中指比量长短时的侧视图,也即一��,实际上,古时候的一尺也大致上就是一��的长度。按理说,“尺”这个长度单位应该读作“��”或其它方言中表示“一��”的读音,行不择路不知道“��”在不同方言中是否还有不同的说法!但是,尺却有悖常理地被读成了“尺”,与“吃”字的读音相同,奇怪吗?并不奇怪。前面说到,一寸是十粒米并排的宽度,十寸为一尺,一尺是一百粒米并排的宽度。一百粒米是一个什么概念、有多少呢?我们数上一百粒米放在口中试一下就会明白,它够得上吃一口了,至今人们仍然用“一口东西”表示很少但不能忽视的数量。所以,“尺”就是够吃一口的米粒(百十粒的样子)并排的宽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