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,‘做年’的年货越来越丰富,活动也越来越多,规模越来越大。”年过七旬的海口龙文坊社区居委会牛角村的黄阿婆说起“做年”时喜上眉梢,连连称道。
在海南方言中,过春节叫“做年”。海口人“做年”从每年腊月廿三“送灶公”开始,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。在这二十几天时间内,海口老街各个地方根据不同的节点和习俗,举行丰富多彩的“做年”仪式,这一系列的活动构成海口独具特色的年俗文化,千百年来渊源流长。
时光穿梭,宝岛巨变,海南已经迈入了国际旅游岛的时代。但是,老海口人“做年”的习俗没有变,变的是生活越来越好,物质越来越丰富,节日的活动融入了现代元素越来越有文化味,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。
海口市民在购买大红灯笼和春节对联
廿三:除陈更新
俗话说,“年怕中秋,月怕十五”。一过中秋节,海口人就开始谋划如何“做年”。进入农历腊月下旬,大街小巷的商铺纷纷卖起年糕、春联、灯笼等年货,浓浓的年味开始弥漫。每年腊月廿三(少数地方定在廿四、廿五,以下统一约定为廿三),海口人都要张罗的一件事就是“送灶公”,也由此揭开了“做年”序幕。
“到了那一天,家家户户都会打扫灶君神位,‘采屋’除尘,丢掉不需要的东西,把家里的被套、衣物、窗帘等一一进行清洗,家中的桌子、椅子、碗筷都要冲洗一遍。”黄阿婆说,这是海口人“做年”中很重要的活动,希望在新年到来之际万象更新,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。
黄阿婆说,7天之后,也就是在除夕夜,还要把“灶神”再接回来。因此,祭灶的时候要预备清水、草粮,这是给“灶神”的马吃。到了年三十的晚上,“灶神”还要与诸神来到人间过年,那天还有“接灶”的仪式。
海南民俗专家符策超认为,“送灶公”应是起源于古时的灶王节,俗称为“小年夜”。此俗在广东、广西和海南等地广为流传,也叫“祭灶”、“谢灶”、“送灶神”、“送灶”或“辞灶”等,时间在腊月廿三至廿五,各阶层有所不同。举行“祭灶”后,便正式地开始“做年”的准备。
腊月:置办年货
“送灶公”后,就要准备各式各样的年货,春联、门神、灯笼、鞭炮、烟花和年糕、饼干、糖、水果等是必不可少的,还要备上“做年”期间吃的菜品,尤其是腐竹、黄花菜、黑木耳、蘑菇等干货。
家住长堤路的郑女士告诉记者,海口人每年都要购置品种多样的年货,但是有一样年货是年年都必备的,那就是年糕。甜甜的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,而状如圆柱的年糕象征着团团圆圆,所以每年每家每户都会备上一个年糕。
郑女士说,过去,家庭条件不同,家里厅堂中备上的年糕也不同,大多数人还买回米粉等原料自己加工、制作。但改革开放后,海口人生活水平大幅提高,家家户户的年糕品种也大同小异了。尤其是这几年,人们的“腰包”越来越鼓,买怎么样的年糕已经不是“做年”时考虑的重要问题,自己加工、制作的越来越少。现在,大多数海口人购置年糕都到酒店或专做年糕的店铺购买。
另外,海口人喜欢吃“斤果”(海南方言),也就是把面团捏成小条状,然后用油炸,出锅冷却后可以放置一段时间。亲戚朋友前来拜年时,就可以奉上脆响的“斤果”款待客人。
郑女士一家是三代同堂,一年购买鱼、鸡、干货等年货就将近5000元。“因为一年才过一次春节。”郑女士满是喜悦地说,购买年货之后,家里的冰箱都会被塞得满满的。
除夕:围炉辞岁
“腊月三十是旧年的最后一天。海口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满怀‘做年’的喜悦,开始贴春联和门神。”黄阿婆说,这是“做年”时最忙碌的一天,家里每个人都早起,买菜的买菜,杀鸡的杀鸡,做饭的做饭,这都是为了一项重要的“做年”仪式——在家里祭祀神灵和祖先,随后的除夕还要“接灶”。
在祭祀过程中,家里一片静穆,一盘盘的鸡、猪、鱼端上八仙桌按位置安放,摆酒烧香,请神灵和祖先“吃饭”,接着家庭成员一个个轮流叩首、礼拜。礼毕后大燃鞭炮。每年的祭祖仪式,是海口人“做年”的头等大事,在各地工作的家庭成员都会及时回来参加。祭祖仪式完毕,全家人开始张罗年夜饭。
海口人将除夕吃年夜饭称为“围炉”,有些成员多的家庭,要摆上四五桌,一家人围着火炉旁边吃饭。炉上的锅里一般是熬好的浓汤,用筷子夹着切好的肉和菜往汤里涮一涮,再蘸上佐料,味道鲜美极了。“围炉”时全家人边吃边聊,热腾腾的氛围让冬日里的新年充满了希望和温馨。
“围炉”必不可少的就是鸡肉,当然寓意年年有余的鱼也是必选菜之一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,“围炉”的菜肴也不断增多,品质也越来越高。海口一些地方还要备上三碗特别的米饭,一碗糯米饭、一碗甜米饭和一碗淡米饭,寄意辞去旧岁,来年甜甜美美。
“这几年,家里子女的收入不断增加,政府对老人的照顾越来越好,每个月还有补助,不用连累子女,‘做年’的心情也更加舒畅。”在府城大路街80岁的高阿婆看来,“围炉”是“做年”时最高兴的事,因为这一天,子孙都回家团圆,可以四代同堂团聚“围炉”吃年夜饭。
令高阿婆兴奋的是,这一天,晚辈都会向她和老伴叩首、行礼,祝贺“添福添寿”,老人则要给小辈“压岁钱”。她笑着说:“我给每人都是20元,全家包括曾孙等有三十几人,也就六百多元,但工作的晚辈都会给我很多。”
高阿婆说,“围炉”结束后,就要扫地、洗碗、洗衣服等,准备第二天的菜品,这些繁琐的工作都要在这一天干完,避免留到大年初一操持,寓意一年的辛苦都到头了,来年一定会比较清闲。
入夜,家家户户点上煤油灯,一连数日,直至初四天亮,这叫“发灯”,取“发财添丁”之意。除夕晚上要“守岁”,彻夜不眠,直至大年初一降临,家家户户燃起入年喜炮,意为“接福迎春”。守岁的习俗,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,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愿望之意。
舞龙灯
初一:斋菜迎新
大年初一是一年之始,海口人这一天都十分清闲,不用干活。而这一天还有很多禁忌,比如不能用刀杀生,要吃斋菜;不能扫地,如果扫地,即使爆竹纸、果壳纸屑撤遍地,也不能扫,否则说是把“财神”都给扫走了;不能出口污言、无论遇上多生气的事也不骂人,只能“有话好好说”;也不能吃药,米缸不能空着。这一天,如果做了不吉祥的事情,有可能这样的事情在这一年会经常发生,由此父母一般都会告诫孩子,不吉祥的事情都不要做。大年初一,要满口吉祥,见到熟人要彼此祝福。
初一吃斋菜是流传于海口民间,极具特色的传统习俗。当天无论老少都得起床吃斋饭,寄有“清净洁白”之意,吃的东西全都寓意吉祥和迎新,祈祷来年风调雨顺,生活能够越过越好。
有的人家,如清炒茄子(寓意一年比一年好)、清炒水芹(祈望全家一年勤勤劳劳)、长粉丝(日子细水长流)、炸得焦黄的元宝状豆腐干(寓意招财进宝)、生菜(即生财)。
“初一一大早,祭祀活动也开始了。这一天的祭祀与除夕不同的是,八仙桌上没有了鱼、肉,只置放一些斋菜。但是,各个地方置放的斋菜都不一样,有的放五碗五种菜,有的放十碗十种菜。”黄阿婆说,初一当日的早餐,桌上就会摆一个由全部斋菜混合的杂烩。必备的几种斋菜有,寓意勤劳肯干的水芹(也有人说与“权”谐音),象征甜甜美美的甜菜,与发财同音的发菜不可少,同时还有黑豆芽(生花结子)及豆腐(或腐竹,寓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)。这些斋菜都必须清洗干净后分置于几个碗内,拜神后再放在一起煮熟,不能加动物食用油比如猪油,只能放食物油。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蔬菜品种的增多,必备的五种斋菜增加到了十多种,如黄花菜(金针,寓意有财)、青蒜(能说会算)、荞头(荞与海南方言的“较”谐音,寓意较别人强)、慈菇(海南方言“除旧”的谐音,辞旧迎新之意)、黑木耳(俗称称猫耳,即俚语“耳皱皱,听母话”,教人尽孝)、黄豆干(金条)、花生(又叫长生果,祝福家人健康长寿)。
行袍:舞龙送福
“行袍”,这是海南方言的说法,实际上是“迎神赛会”,相当于北方的庙会。就是把庙宇里的神灵请下神案,由几名男人抬着到村里各家各户去放灯、驱邪。“放灯”就是“送丁”。“行袍”时,各家各户都准备一些糕点祭拜,这时候,老人们都叫孩子们去钻“公祖(菩萨)”屁股,认为这样会给来年带来好运。
“‘行袍’是海口人‘做年’中的大型活动。家家户户都会请来亲朋好友一起欢度。”黄阿婆说,在老街区一带,从正月初七到三十,“行袍”就会陆续在各村举行。初七先是从海甸一庙开始,接着到博爱路一带,最后是三十在中山路举行。“行袍”时,一些地方还会同时抬出几个“公”(海口人对“神灵”的俗称),这些“公”有关公、西公(王佐)、冼太夫人等,进入哪个村时,再按当地习俗哪个走在前面。“行袍”规模最大的是龙华区富兴居委会关上村。当天,那里人山人海,非常热闹。
黄阿婆说,每年“行袍”,各村都会推选出一名威信高的老人来主持仪式,主要活动除了抬“公”游街,还有舞龙送福、请琼剧团唱琼剧等。
海南民俗专家符策超说,除了大多数地方“行袍”的仪式外,海口人大年初一还有这样一项娱乐:乡镇里的人会请人挨家挨户地跳麒麟舞,寓意给每家每户送福。
十五:踏青接春
农历正月十五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,在一元复始,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,天上明月高悬,地上彩灯万盏,人们观灯、猜灯谜、吃元宵,合家团聚、其乐融融。
这一天,在海口府城地区有古时流传的换花(香)的习俗。所有的府城人都会出游,年老的观看琼剧等文艺表演,年轻的则去换花。但是,鲜为人知的是,正月十五这天还是府城人踏青出游的日子。踏青仪式已经在那里流传了千百年,但年青人更喜欢热闹的换花活动,踏青出游的人越来越少了。
踏青,又叫春游、探春、寻春。于花草返青的春季,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,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、荡秋千、放风筝等活动。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,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。据史书记载:每年春天,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,唐宋尤盛。人们在凭吊先人的同时,更感受春天气息。“逢春不游乐,但恐是痴人。”白居易的《春游》一诗中描绘了踏青时的心境。
家住府城草芽巷的吴阿婆说,每年正月十五,她都会跟老伴结伴出游踏青。每次踏青时都会摘几枝青草、树叶带回家,挂在墙上,寓意新的一年四季常青,青春永驻。吴阿婆今年78岁,这个习惯已有几十年,小时候她跟着大人出游,当时只是觉得好玩,后来才明白其中的寓意。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正月十五过后,海口人“做年”正式结束,开始一年新的生活,也开始一年新的期盼。
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,海口琼山区的府城就沉浸在花的海洋、情的暖风中,这就是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。
选花魁群芳斗艳
正月十五,琼山区府城华灯齐放,人流如海,鲜花满街。海口许多人,特别是青年人,纷纷手持鲜花,沿着海府大道涌向府城,形成一支换花大军。换花者心理因人而异,多数人换花意在新春伊始,互相祝福而已。 青年人则把换花节当作交朋结友的大好时机,愿以花为媒,觅到知音。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古老的换花节已被人们赋予许多新意,但其风格永远是浪漫和温馨。
换花节琼山区人潮涌动
如今的换花节来自以前海南的元宵换香习俗。当年,府城作为琼州府驻地,每年农历元宵总举行灯会,花灯竟放之夜,成千上万的年轻男女、老少便出门赏灯。当时没有路灯,人们为了夜行方便,手里都拿一把点燃的香烛用以照明,路遇没有香的的人便送他几枝,有时偶遇朋友,也用香烛互相交换,互相说几句祝福的话语,由此演变成了海南岛上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的方式。
到了后来,随着电灯的出现,人们渐渐发现花更能代表心意,又轻巧灵便而且还能免掉在人挤人中被香烛的火苗烫伤,于是就大力提倡用鲜花代替香烛和青树枝叶。从此,每到农历正月十五,不分民族、年龄的大批人潮便会涌到府城镇来参加换花节。卖鲜花的摊点一个接一个,姑娘们和小伙子们手上拿着鲜花,如果在进行的路上,若是遇到称心的异性或朋友,或者看中了另外一个人手中的鲜花,就会主动迎上去,与他(她)交换手中的鲜花,相互祝福。这个人就可以提出与对方交换各自手中的鲜花。在一般情况下,一方是不能推辞另一方的换花要求的。互换鲜花之时,双方都彼此互道祝愿之词,祝词的内容也是因人而异。
府城元宵换花节,是公认的海南岛情人节,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民间传统节日。海南建省后,内地来海南的人增多,每年在府城闹元宵的都有10万人左右。每到农历正月十五,不分民族、年龄的大批人潮便会涌到府城镇来参加“换花节”。
街头小伙含羞换花
换花节的高潮出现在当日夜晚,最壮观的场面出现于海口市海府路至琼山市府城镇地段。卖鲜花的摊点一个接一个,姑娘们和小伙子们手上拿着鲜花,如果在行进的路上,遇到称心的异性朋友,或者看中了另外一个人手中的鲜花,就会主动迎上去,与他(她)交换手中的鲜花,相互祝福。在一般情况下,一方是不能推辞另一方的换花要求的。互换鲜花之时,所说祝词的内容也是因人而异,常常是妙语生花,各有情趣。玫瑰是换花的主要品种,人们希望通过换花的方式,表达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祈愿。青年男女们则通过换花向恋人表达内心的情感,直到深夜才依依惜别,相约来年换花节再会。
近几年的换花节活动内容不断充实,丰富多彩,除了换花这一传统内容,还增添了万花迎春(盆景花展)、千灯照春(街巷灯展)、醒狮催春(舞狮摘星)、艺苑唱春(琼剧表演)、游园戏春(游艺娱乐)、“换花舞”比赛等内容,被赋予新时代特色的换花节,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。
|